为围绕鲤城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开展对外宣传,鲤城区委宣传部联合东南网泉州频道开设“鲤城融媒”专栏,讲好鲤城故事、传播鲤城好声音,全方位展示鲤城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为建设高质量“品质名城·现代都市”鼓与呼。
执法人员开展实训演练。鲤城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东南网9月9日讯(本网记者 施远圻 通讯员 李莹)日前,记者从鲤城生态环境局获悉,全区首个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实训基地在泉州宝峰鞋业正式成立。今后,该基地将充分发挥政企联动作用,促进执法人员执法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双提升”,进一步提升执法效能。 作为鲤城区重点企业,泉州宝峰鞋业集材料、研发、设计、制造于一体,拥有41条现代化生产线,是国内eva中高档拖凉鞋的专业出口生产厂商。“该企业生产设施多、设备规模大,依托企业设置基地,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生产设备,提升我们的执法检查水平。”鲤城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基地的设立,旨在搭建一个现代化执法培训平台,让执法队伍不仅能交流学习,还能亲身实践、实战演练。 “在执法巡查过程中,如果察觉异常,可以运用voc-2000快速检测,以确定是否进一步展开调查……”在首场专题实训中,受邀专家围绕新式设备技术性能及实际运用、污染防治设施治理工艺原理,对鲤城新投用的无人机、voc-2000手持式光离子化监测仪等设备进行详细讲解,参训人员认真听讲,踊跃提问,就相关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当天,参训人员还结合日常执法中存在的典型问题以及多样化需求,设置模拟问题以及场景,开展实训演练。此次专题实训,有效加深了参训人员对执法装备、工业企业产污环节、污染设施治理工艺原理等方面的理解和掌握,提升了他们在废水、废气、危废、安全隐患排查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鲤城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他们将进一步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不断研究完善实战实训科目,通过检查企业实地场所、模拟执法问题场景、案例分析、实战演练等多种形式,把教学搬到一线,把现场作为课堂,进一步补齐执法人员实战能力短板。同时,常态化邀请专家团队组织实战实训,加强执法队伍综合监管能力建设,打造生态环境执法铁军,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
开展人才庙会活动。鲤城区委组织部 供图 东南网9月9日报道(本网记者 施远圻)“只要我们有需要,来人才街区逛一逛,都能享受到优质服务……”最近,在泉州市鲤城区的一次分享交流活动中高层次人才们说道,“幸福指数高”是他们在鲤城工作生活的评价。 据了解,为进一步打响“海丝泉州·人才港湾”品牌、落实落细“鲤跃”工程、增加人才归属感,鲤城区立足古城文旅产业发展新业态,通过整合辖区多元文化人才发展阵地资源,打造集“公共服务、产业集聚、创业孵化、文化体验、娱乐休闲”多功能于一体的文化人才街区,为人才提供一站式、多元化、全链条的服务。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人才街区导览图。鲤城区委组织部 供图 搭好平台 打造特色文化人才街区 “古城历史街巷众多、古厝老宅林立,我们以新门—涂门街为中轴,打造特色文化人才街区,该街区自去年2月中旬揭牌,已吸引各类人才近万人次前去打卡体验。”鲤城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陈晓辉介绍道。 文化人才街区沿街两侧分布有印记闽南“人才之家”、泉府印象“人才之家”、新门会客厅“人才之家”、源和1916“人才之家”、功夫动漫“漫客之家”、金鱼巷“人才街巷”等多个人才阵地。这些阵地各有特色,串联起来,不仅能聚集各类优秀文化人才,所提供的服务亦能满足不同人才的需求。 来自湖北的熊女士在泉州从事建筑行业二十余年,去年人才街区揭牌仪式当天,她参加了华服徒步活动,深入了解街区内各个人才服务阵地以及提供的服务内容,便连连点赞,称这条街区能满足了人才家庭学习、交友、娱乐等不同需求。 “这些人才阵地除了面向我们开展各种活动外,还经常在节假日期间,面向我们的孩子开展非遗体验活动,让他们更好地了解泉州文化,融入‘第二故乡’。”熊女士告诉记者。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吴心治教外国青年学生刺绣。鲤城区委组织部 供图 拓展服务 非遗传人请进“人才之家” 印记闽南“人才之家”开设金苍绣工作坊、7fun天台“人才之家”不定期举办掌中木偶表演、泉府印象“人才之家”常态化进行香道展示……各个人才阵地挖掘古城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把非遗传人邀请进来,共同传承非遗技艺。 今年57岁的吴心治是位传统绣娘,熟练掌握金苍绣、珠绣、线绣等技艺,曾获评泉州市传统手工艺名人。2018年,她应邀入驻印记闽南“人才之家”,并合作孵化成立泉州鲤城金苍绣文化艺术中心,潜心开发系列文创产品,她的多个作品先后获得福建省工艺美术精品“争艳杯”金奖、泉州市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天工奖”一等奖等奖项。 “印记闽南‘人才之家’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不仅让我有机会向大家展示金苍绣技艺,在与年轻人交流过程中,我也得到了不少启发,创作出更多好看的作品。”吴心治说道,身怀才艺的她,入驻印记闽南“人才之家”也被越来越多人认识。 “除了为非遗传人提供创业空间,我们会不定期开展闽南文化体验活动,并邀请在鲤城区的各级高层次人才参加,通过这些接地气的活动让他们更好地融入鲤城、扎根鲤城,增强他们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印记闽南“人才之家”主理人上官志鹏告诉记者。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人才古城剧本巡游活动。鲤城区委组织部 供图 办亮活动 吸引青年人才来鲤发展 “除了服务好各层次人才外,这两年我们还依托人才街区举办各类青年人才喜闻乐见的活动,用他们喜欢的方式推介古城,为古城发展积累源源不断的人才力量。”鲤城区委人才办工作人员许璇璇介绍道。 今年5月份,泉州人才节期间,鲤城区先后举办了“在城南遇见‘鲤’”人才庙会、“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探尽刺桐‘华’”人才古城剧本巡游活动、“hi·泉州”青年人才音乐荟(鲤城专场)等多个活动,吸引各地年轻人前来打卡游玩,为古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剧本巡游活动非常吸引我们,我们团队5个人都是‘剧本杀’的爱好者,通过游戏探索古城,与‘泉州历代人才’对话,形式新颖、感觉很有意思。”华侨大学学生张熙雯告诉记者。来自宁夏的她,因求学与泉州结缘,她也期待能更深入了解泉州,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将来能更好地服务社会。 而来自江西的小林利用周末时间和女朋友一起来泉州游玩打卡,偶遇人才庙会活动后,让他们更喜欢泉州古城的“烟火气”。“专门以‘人才’为主题举办庙会活动,体现了鲤城对人才的渴求与尊重,让我们很有好感,这座城市十分宜居宜业。”小林告诉记者,研究生毕业后他们要来泉州发展。 下一步,鲤城区委人才办将进一步提升人才街区的整体服务水平,夯实人才阵地建设,强化各点位互动交流,盘活街区内文化产业资源,聚焦资源共享,推动各点位人才阵地互促共进,激发人才阵地活力,集成打造融合社交、生活和创新创业服务等元素为一体的泉州文化人才街区品牌,为“强产业、兴城市”目标实现提供助力。 |
鲤城区第九个“中华慈善日”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东南网记者 杜志鑫 摄 提线木偶表演,进行慈善普法宣讲。东南网记者 杜志鑫 摄 东南网9月6日讯(本网记者 杜志鑫)9月6日上午,“崇德向善·依法兴善”第九个“中华慈善日”主题宣传活动在鲤城区德济门广场举行。 启动仪式现场亮点纷呈,提线木偶非遗慈善普法宣讲以独特的形式让慈善理念深入人心,来自各单位的志愿者们积极向市民发放慈善普法宣传单及宣传手袋,详细宣讲慈善法相关知识,并为群众提供义诊、义剪等贴心服务。 此次活动不仅有效提高了市民对慈善法的知晓率,还进一步弘扬了慈善文化,增强了市民的慈善意识,营造了人人支持慈善、参与慈善、共享慈善的良好氛围。 一直以来,泉州市慈善总会秉持扶危济困的宗旨,依法依规开展慈善活动,积极弘扬慈善文化,在推动泉州慈善事业健康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泉州市慈善总会将携手各级有关部门持续推进助学、助困、助老、助残以及慈善文化宣传等一系列活动,吸引更多人关注慈善、支持慈善、参与慈善,助力全市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共同营造浓厚的慈善文化氛围。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活动现场为群众提供量血压、测血糖等服务。东南网记者 杜志鑫 摄 主办方为群众宣传相关民政福利。东南网记者 杜志鑫 摄 |
授旗仪式。鲤城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东南网9月4日讯(本网记者 施远圻 通讯员 李淑媚)为进一步弘扬文明新风,引导青年树立文明、健康的婚恋观,9月3日上午,鲤城区笋江月老志愿服务队启动仪式在浮桥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办。 活动现场举行笋江月老志愿服务队授旗仪式,并为20名来自不同岗位的志愿者颁发聘书。据了解,该志愿服务队由鲤城区委宣传部(文明办),鲤城区计生协会,浮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组织成立,致力于为单身男女提供免费、公正、真实的婚恋匹配服务,同时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争做婚嫁新风的倡导者。 来自浮桥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的站长李霞,这次扛起了笋江月老志愿服务队队长的“大旗”,“我们的队伍共有20名志愿者,大家来自不同领域,既有街道、社区的工作人员,也有婚介经验丰富的热心居民。”她表示,今后,将不定期开展“月老”业务培训、经验交流分享会等活动,提升“公益月老”业务技能和综合素养,逐步完善新型婚育文化服务机制,以此打造专业化、规范化的高素质“公益月老”队伍。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颁发聘书。鲤城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郭润是皇江御景小区的物业经理,也是笋江月老志愿服务队唯一一名男性志愿者。作为一名“95后”月老,他认为自己独具优势,作为物业管理人员,他拥有充足的人脉资源;作为队伍中唯一一名男生,他更了解单身男青年的求偶需求。此外,家中还有婚介经验丰富的长辈,可随时“取经问道”,提升自身“牵线”水平。“接下来,我将积极参与队伍的志愿活动,为婚恋服务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当天,现场还举办鲤城区笋江月老志愿服务队岗前培训,鲤城区社科联主席吴湘霖以《牵线,是一项“国家工程”》为题,围绕婚恋介绍的现实意义、典型案例、工作思路等方面,为志愿者们带来干货满满的分享。“希望志愿者们以真诚真心为出发点,保持冷静理性的工作态度,全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婚恋氛围,打造质量高、服务优、口碑好的婚恋服务标杆品牌。”吴湘霖表示道。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现场培训。鲤城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此次笋江月老志愿服务队成立,为社区婚恋服务工作注入了新活力,接下来,我们将依托该队伍开展各类‘牵线’活动,更好地为社区单身青年解决婚恋需求问题。”浮桥街道党工委宣传委员陈诗雯告诉记者,下一步,街道将积极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发挥笋江月老志愿服务队作用,通过速配活动、一对一匹配计划、相亲角、婚恋课堂等活动,为未婚青年搭建起一座沟通桥梁。 近年来,浮桥街道积极推进新型婚育文化工作,全市首个结婚登记分中心设于滨江社区“党建 ”邻里中心,服务范围辐射整个江南新区;引入第三方正企良缘婚恋服务公司,为居民提供婚姻介绍、婚庆策划服务;同时,举办鲤城区首届“滨遇良缘”邻里相亲节、“邻里佳缘·数联璧合”青年职工交友等活动,以“数据核验 婚恋服务 社区场景服务”的创新方式,为未婚青年牵线搭桥。 据介绍,接下来,街道还将对位于浮桥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二楼的“婚俗文化特色展厅”进行改造升级,通过打造婚俗文化墙、展陈特色婚俗用品、设置婚俗体验专区,进一步展示闽南地区特色婚俗文化、传递正确的新时代婚恋观。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鲤城区笋江月老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 一、服务项目 1.一见钟情 通过10分钟“快速约会”的方式轻松、简单、高效地寻找到心仪的异性。“速配成功”的男女双方可留下对方的联络方式,决定是否进一步了解和交往。 2.“一对一”的牵手计划 收集单身行业骨干、高级技工人才(男性年龄大于30岁优先、女性年龄大于27岁优先)的个人信息和择偶标准,通过面谈后建立服务对象档案,并与服务对象签署单身状态和接受服务的承诺书;笋江月老志愿者将根据档案匹配程度制定“一对一”的牵手计划,在征得双方同意的情况下,安排双方通过电话、网络、面谈等形式进一步了解。 3.笋江“爱转角” 收集单身职工的照片、职业、家庭背景、择偶标准等信息,每月一次在相亲角集体展示,活动期间单身职工本人或亲属可在相亲角寻找满意的对象,并告知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会帮忙沟通,在征得对方同意的情况下告知双方ag真人国际官网的联系方式,或者促成线下见面。 4.恋爱小课堂 定期邀请婚恋专家、老师为单身职工开展以“如何提升个人魅力”“如何与异性交往”等内容为主题的婚恋课堂,具体包括正确的婚恋观、内涵提升、服饰搭配、个人气质培养等方面的内容。 5.脱单小技巧分享会 邀请由笋江月老志愿服务队牵线成功的情侣,男女分组进行恋爱、婚姻生活交流分享,鼓励未成对的小伙伴们积极主动,摆脱“单身生活”。 二、报名方式 1.线上报名 进入“为鲤加分”文明实践积分平台,点击ag娱乐平台官方网站首页“月老牵线 佳偶天成”模块,填写相关信息参与报名。 扫描二维码,进入“为鲤加分”文明实践积分平台。 2.现场报名 前往鲤城区浮桥街道滨江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现场填写报名表参与报名。(联系人:小傅,联系电话:22220182)。 |
发布仪式。鲤城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东南网9月2日讯(本网记者 施远圻 通讯员 李梦娴)9月1日上午,“鲤承文化”闽南语保护传承“九个一”项目发布仪式在泉州市实验幼儿园举行。 活动现场,“鲤承文化”闽南语保护传承“九个一”项目正式发布。据悉,“九个一”项目分别是:筹建一个闽南语线下体验空间、新增一批闽南方言角、做强一个闽南语研究会、出版一套幼儿闽南语绘本、培育一支闽南语传播小使者队伍、推广一组少儿主题闽南语歌曲、“出海”一个闽南语宣传平台、布设一批线下闽南语学习机和拍摄一百集趣味闽南语短视频。 近年来,鲤城区大力推进闽南方言抢救性保护传承,通过成立闽南语研究会、打造“福娃乡音·泉腔鲤音”闽南语线上公益自学平台等方式大力推动闽南语保护传承,同时,积极开展闽南语相关文化、研学活动,恢复闽南语传承生态。“九个一”项目的启动,旨在进一步丰富传承载体,创新传播形式和路径,推动形成闽南语保护传承体系和生态。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现场签约。鲤城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现场,鲤城区委宣传部与福建美术出版社签署《幼儿闽南语绘本》出版项目合作协议。据悉,去年以来,在泉州市委宣传部、泉州市文旅局的指导下,鲤城区启动了《鲤城区幼儿园闽南语教学参考读本》编写工作,《读本》围绕好习惯、运动、泉州风度等主题,收录了大量适合少儿朗读的闽南童谣、俗语、唐诗、基础词汇等。“之前,我们已组织开展小范围的实验教学,《读本》历经一段时间的打磨和完善,已具备正式出版的条件,正式出版后将对幼儿闽南语教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鲤城区社科联主席吴湘霖表示道。 文化传承要从娃娃抓起。幼儿园作为孩子们接触世界、了解文化的“第一课堂”,也是开展闽南语教学的重要阵地。当天,现场还举行“闽南语•开课啦”鲤城区幼儿园闽南语实验教学开班仪式,通过闽南童谣展演、读本赠送、片段教学等方式,以别样的“第一课”,开启了幼儿园闽南语教学新篇章。 “正月廿九好日子,大人囝仔真欢喜……”现场,来自泉州市实验幼儿园、鲤城区机关幼儿园、泉州市第一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依次登场,带来闽南童谣《妈祖巡境》《泉州巷子》《一只蟳仔八只脚》等精彩表演,稚嫩童声搭配上生动表演,令现场每一位观众沉浸在闽南童谣“声”宴中。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现场表演。鲤城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随后,泉州市实验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们共同带来少儿闽南语片段教学,通过开展少儿闽南语教学,进一步引发孩子们对方言的兴趣,在孩子们心中种下文化传承的“种子”。主办方还为辖区9所公办幼儿园赠送《鲤城区幼儿园闽南语教学参考读本》。 当天还举行鲤城区幼儿园闽南语师资培训班结业证书颁发仪式。今年7月,鲤城区举办“世遗古城·乡音袅袅”幼儿园闽南语师资培训班,邀请多位闽南语领域专家学者,以闽南语基础课程与地方教材授课相结合的形式,对来自24所幼儿园的57名教师进行了系统的幼儿闽南语教学培训,以助力闽南语在幼儿阶段的教育普及。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鲤承文化”闽南语保护传承“九个一”项目 筹建一个闽南语线下体验空间:计划融合文创类的商业业态,选址古城内古大厝、古书院等闽南风格公共空间,打造一个闽南语线下体验空间。并与丝路语言研究中心(泉州师院)开展深度合作,通过现代声光电综合表现形式,以线上 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闽南语的本源、变迁、发展等历史以及闽南语的基础知识向社会展示,扩大闽南语影响力及认同感,为市民、游客、学生提供一个学习、体验、交流闽南语的常态化阵地。 新增一批社区闽南方言角:计划在原有25个社区方言角的基础上,再征集遴选一批闽南方言角,扩大闽南方言恢复、普及工作覆盖面,持续在课程研发、读本编写、教具设计、师资培训等方面发力,打造社区方言保护传承模式。 做强一个闽南语研究会:计划进一步发挥鲤城区闽南语研究会作用,扎实开展闽南方言角建设、闽南语教材编写、闽南语公益培训班等工作,并积极吸纳优秀人才,稳步提升规模及影响力,不断夯实鲤城区闽南语传承队伍。 出版一套幼儿闽南语学习绘本:计划在前期组织闽南语专家团队,收集整理闽南语资料,完成幼儿闽南语读本(实验版)编撰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形成幼儿闽南语系列学习绘本,并正式出版。 培育一支闽南语传播小使者队伍:计划公开征集培育一批“世遗古城”闽南语传播小使者,以演出、赛事、平台展示等方式,积极鼓励少儿开展闽南语诗词、闽南语歌曲、闽南戏曲、闽南童谣、泉州讲古等项目的传承推广。 推广一组少儿主题闽南语歌曲:计划在闽南语校歌《你好,新华》的基础上加大对少儿闽南语歌曲的推广,并适时开展第二届少儿闽南语歌曲(歌谣)创作大赛。 “出海”一个闽南语宣传平台:计划继续完善“福娃乡音•泉腔鲤音”闽南语公益自学平台内容,持续加强与闽南籍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的互动联系,引导教育二代、三代学说闽南语,推动家乡方言资源在互联网上的“指尖”获取,更好地服务国内外的闽南乡亲。 布设一批线下闽南语学习机:计划组织采购40台闽南语学习机,在各幼儿园、中小学、社区邻里中心进行布设,展示、利用平台中优质闽南语学习资源,打通闽南语学习新渠道。 拍摄一百集趣味闽南语短视频:计划拍摄一百集趣味闽南语短视频,基于泉州风俗文化、日常生活进行艺术创作,采用闽南语对话的形式进行趣味演绎与知识普及,进一步激发社会各界对闽南语的兴趣,助推闽南语的传承与保护。 |
东南网9月1日讯(本网记者 施远圻)今天上午,泉州市各学校迎来开学首日,为给新学期助力,各校组织了“xin”意满满的开学典礼,引导学生们开好头、起好步。 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田中校区一年级新生开心参观校园。学校 供图 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新校区收到暖心“开学礼” 寓意“平安健康”的红鸡蛋、象征“茁壮成长”的小树苗、代表“团结友爱”的班服……一大清早,浮桥街道田中社区居委会便为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田中校区一年级新生送来了暖心的“开学礼”。 “很高兴能见证百年老校跨江发展,并在田中社区办学,让我们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这也是我们辖区有史以来的第一所小学,所以在开学第一天,由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们给该校区首届学生送来富有好寓意‘开学礼’,希望他们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校也能越办越好。”田中社区党支部书记吴俊明告诉记者。 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田中校区新生与嘉宾、老师一起种植小树苗并合影。学校 供图 今年8岁的邱雨希同学收到“开学礼”后,表现得非常开心,并打算回家后和弟弟妹妹们分享红鸡蛋以及在新学校的见闻。“从今天起我就是一年级的大朋友了,我要在新校园里学新知识、交新朋友。”邱雨希说。开学第一天,她觉得学校好漂亮、老师好温柔、同学好相处,好的开始也让她对未来更有期待。 接下去,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将从孩子们的兴趣入手,帮助一年级新生养成良好的行为学习习惯,并不断深化田中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为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工作氛围。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学校门口仪式感满满。学校 供图 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学:组织各年段学生齐诵《论语》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开学第一天,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学二至六年段学生诵读《论语》中的经典名句以及历代先贤劝人好好学习的诗词。 “《经典诵读》是我们校本课程之一,圣人孔子以及先贤们劝导后人好好学习的经典名作都被收录到校本教材中。开学第一天,由各年段结合学生的学习进度,组织他们诵读经典名句,希望他们在新的一学期有好开头,做一个‘勤毅乐学’的好少年。”学校校长李菁介绍道。 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学学生们在班级里诵读经典。学校 供图 就读该校四年级的洪淏洋很喜欢《论语》中“吾日三省吾身”这一名句,他觉得在学习生活中,需要不断地反省自己,才能得以进步。他坦言,现在还没办法做到每天反省自己很多次,但他会尽量向古人学习,不断反思自己,以此获得进步。 诗词积累是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有效方式,开学后,学校将把《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分发给一年级新生,并利用早午读时间诵读,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爱上诗词,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鲤城区东门实验小学传递代表校训的火炬。学校 供图 鲤城区东门实验小学:师生传递“笃行力学”火炬 “开学第一天,我代表年段参与火炬的传递。”“开学第一天,我收到老师用羽毛球拍打出的祝福,新学期我要元气满满。”……在鲤城区东门实验小学,动感十足的开学仪式,让孩子们很是兴奋。 当天上午8点左右,该校6年级学生与校长击掌后,并将代表“笃学力行”校训的“火”通过火炬传递下来,依次传给五至一年级的学弟学妹们。火炬传递完毕后,学生们便有序走入班级,开启新学期的学习。 鲤城区东门实验小学老师用羽毛球传递祝福。学校 供图 “虽然是纸火炬,但我们仍感觉很庄重。这样的开学仪式让我们很开心,希望新的一学期,大家都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自己学习成绩也能更上一层楼。”该校五年级的黄蕴雯同学告诉记者,她这学期给自己的目标是,能学习一项新的运动技能。 学校校长万媛媛表示,新学期,新开始!通过传递火炬的形式,希望全体师生能传承好校训精神,不仅要专心学习,并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也希望一年级新生能向高年段的孩子学习,期待他们能开心快乐共同成长。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鲤城区第三实验小学老师为学生们上开学第一课。学校 供图 鲤城区第三实验小学:让学生们做自己的冠军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高光时刻,他们站在世界的舞台上夺冠,你我也可以为梦想加冕!”开学第一课上,鲤城区第三实验小学各个班级以《做自己的冠军》为第一课,鼓励学生们向奥运冠军学习。 课堂上,老师们以“赢在心态”“赢在品格”“赢在目标”“赢在习惯”四个小节,引导学生们在新的学期,要快速收心、调整好学习状态;要钻研冠军秘笈、为自己充满电;要立个小目标,不断去挑战实现它;要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为自己梦想加冕。 鲤城区第三实验小学高年段学生将自己学习感受贴在一年级教室里。学校 供图 精彩的开学第一课,让不少学生感觉到热血沸腾,他们自发地将感受写下来,贴在一年级的教室里,希望能用学弟学妹们看得懂的话,告诉他们如何适应新生活。该校六年级吴晨希同学在便利贴上写道:在学校里要遵守校规,见到老师同学要问好,上课要积极回答问题。 接下去,鲤城区第三实验小学还将在操场上、教室内增加奥运元素,弘扬奥运精神,引导学生们学习运动员身上奋勇争先、积极进取、努力拼搏的优秀品质,在学习道路上留下属于自己的金色脚印。 |
龙舟队领奖现场。鲤城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东南网8月30日讯(本网记者 施远圻 通讯员 赖良德)从刚刚落幕的全国青少年龙舟锦标赛传来好消息,来自鲤城的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女子龙舟队一路劈波斩浪,在强者如云的u23女子甲组中以总积分第四名的成绩获大赛三等奖。 据了解,全国青少年龙舟锦标赛是中国龙舟协会主办的最高水平青少年龙舟赛事之一。本次赛事采取积分赛制,共分3场500米直道赛和3场200米直道赛。此次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女子龙舟队参加的u23女子甲组强敌环伺,不仅要迎战东北电力大学、聊城大学等传统强队,还要面临队伍全员新人、经验缺乏等问题。 “此次大赛我们共派出14名队员,包括了1名鼓手、1名舵手、10名划手和2名替补队员。”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女子龙舟队领队郭晓民介绍,由于老队员相继毕业离队,学院女子龙舟队于今年年初重新招募队员,今年4月,队伍才组建完毕,队员们平均年龄20岁,之前都不曾接触过龙舟运动。 为了尽快提升队员素质,4月起,学院女子龙舟队依托共建单位鲤城区龙舟文化促进会开展训练,每周安排4次练习,由浮桥龙舟队队员刘德荣、王金德组成的教练团队,为她们制定专项强化训练。“我们设计了多样的训练计划,提升她们的耐力、协调性、力量、水上技巧等。”王金德介绍,训练由简入难,从最基础的耐力和力量训练入手,再到核心发力、全身协调性训练,让新队员逐步适应训练强度。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比赛现场。鲤城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经过2个月的综合训练,学院女子龙舟队训练成效显著,在端午期间参加2024年“一带一路”青年龙舟国际邀请赛,并一举斩获亚军,这大幅提升了大家的训练热情和信心。 7月以来,学院女子龙舟队全身心投入,积极备战全国青少年龙舟锦标赛。王金德带着队员们开启紧张的全天集训。“集训期间正值暑假,大家牺牲暑期休息时间,顶着烈日艰苦训练,依靠坚强的毅力都坚持了下来。”王金德告诉记者,为了更好模拟比赛环境,集训期间除了全方位强化各队员各项能力外,还采取分组对抗模式,让队员保持竞赛感觉。 汗水没有白费,2个月的集训让队员们快速成长,凭着对龙舟的热爱和一往无前的勇气,她们最终在高手如云的甲组中杀出重围,喜获三等奖。“虽然平时训练非常疲惫,但是能和队友一起站上全国舞台并拿奖,我觉得一切都值了。”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女子龙舟队队长葛本雪表示,通过这次全国赛的备战、参赛经历,大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感悟,期待在今后的比赛中能创造更多的辉煌。 校会共建,传承非遗。2021年底,鲤城区龙舟文化促进会同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结对共建,为学院挑选培养龙舟队员,并提供专业化训练指导和集训场地,“我们和学院共建,一方面是推动龙舟文化走进校园,让更多年轻人了解非遗、走近非遗,同时也为挖掘和培养更多好苗子,进一步提高鲤城在龙舟项目上的竞技水平,让龙舟文化在鲤城蓬勃壮大。”王金德说道。 近年来,在鲤城区龙舟文化促进会指导下,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龙舟队先后取得2023年全国青少年龙舟锦标赛u23男子乙组冠军、福建省第17届省运会龙舟项目女子组亚军等佳绩。接下来,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女子龙舟队还将参加9月份在四川省举行的中华龙舟大赛。 |
东南网8月30日讯(本网记者 施远圻 通讯员 许谆谆)“能让我们近距离感受到这些非遗技艺的精妙,我觉得特别好。”在泉州市鲤城区金龙街道龙岭社区,居民陈德实一大早就带着孙子来到社区“党建 ”邻里中心,为的是能一睹非遗之美。 为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近日,金龙街道联合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泉州市艺术馆和泉州市非遗保护中心在龙岭社区“党建 ”邻里中心举办“共学全会精神 共赏非遗盛宴”主题活动,让社区群众在家门口沉浸式体验非遗魅力,共同学好全会精神。 工作人员为社区居民分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传折页。邱佳鑫 供图 家门口的“理论微课” 让全会精神深入人心 “这‘一图读懂’很清晰,容易理解,也便于记忆。”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发放的宣传折页深受社区党员特别是老党员们的欢迎。没有讲桌讲稿,不分台上台下,在社区广场上,居民们搬着凳子就围坐下来 ,一场宣讲,就像聊家常一样开始了。“今天来的人特别多,在大家等待孩子体验非遗项目的间隙,把全会精神学一学。”金龙街道龙岭社区党委第一书记郑寒凝说。 活动现场设置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防教育等宣传展示区,通过知识问答、宣传手册发放、游戏互动等方式,打造富有特色的“流动课堂”,用居民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做好宣传引导,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据了解,今年以来,金龙街道聚焦党纪学习教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传等主题主线,累计组织开展有特色、接地气、入人心的宣传宣讲活动200余场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社区进企业、在基层落地见效。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社区居民体验非遗项目“泉州彩扎”。邱佳鑫 供图 进社区的“非遗盛宴” 让传统文化焕发光彩 “安排在开学前举办这场活动特别好,很及时。”社区居民涂淑珠带着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前来体验。在活动现场,社区居民特别是中小学生与非遗传承人积极互动,在大师们的指导下,饶有兴致地动手参与制作体验。风格华丽的珠绣、寓意吉祥的花灯、造型生动的木偶头雕刻、栩栩如生的妆糕人……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让孩子们大开眼界、直呼过瘾,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这次我们组织了泉州木偶头雕刻、珠绣、彩扎等8个非遗项目到现场进行技艺展演,让群众在社区就能一次性欣赏到多种精彩展示。”泉州艺术馆活动部主任陈源源表示,通过活动提高全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意识,既丰富了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也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近年来,鲤城区金龙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指导所辖社区高标准建设“党建 ”邻里中心,积极对接市直、区直单位公共服务资源,常态化举办党课开讲、文艺下乡、服务上门等活动,传递邻里温情,活跃社区文化,为群众在打造“一刻钟”便民利民惠民生活服务圈,切实提升社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 |
项目现场。鲤城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东南网8月29日讯(本网记者 施远圻 通讯员 黄凯杰)秋季开学在即,作为今年鲤城区重点教育项目之一,泉州七中金山校区扩建项目经过半年多紧张建设,目前已完成教育教学设施改造提升,将于9月1日正式投用,以崭新的面貌迎来首批新生。 焕然一新的楼栋外立面、宽阔明亮的教室、先进完善的教学设施设备……走进泉州七中金山校区扩建项目,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加紧场地清洗、空调外架安装等收尾工序;教室内课桌椅、教学一体机、投影仪、护眼灯等设备一应俱全,“虚位以待”七中学子到来。 据介绍,泉州七中金山校区扩建项目位于鲤城区金洲街,用地面积7.29亩、总建筑面积约5700平方米,由原鲤城公安分局巡特警反恐大队的办公楼、宿舍楼、附属楼进行改造装修,改造内容包括外墙面施工、修复,水电、消防管线安装,墙体砌筑粉刷,门窗安装以及教室内铺砖等。 “近年来,学校生源不断增多,原校区的教室数量已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泉州七中副校长陈进火介绍,在鲤城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统筹协调下,将原鲤城公安分局巡特警反恐大队办公场所作为泉州七中金山校区扩建用地,以满足学校生源就学需求,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新教学楼。鲤城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据悉,原鲤城公安分局巡特警反恐大队与泉州七中金山校区仅一墙之隔,改造过程中,施工方拆除围墙,将整个校区连成一片。根据规划,扩建项目建设包括教学楼、宿舍办公楼以及图书馆、会议室等配套设施,建成后可新增标准教室11间,实验室、功能室8间,增加学位550个。 此次扩建中,施工方严格按照教育用地建设标准,对楼栋的消防、抗震、用电等方面进行改造提升,调整完善功能布局。“我们不仅对教学楼结构重新加固,走廊、窗户栏杆也进行增高。”项目施工方负责人表示,自今年3月开工以来,他们加班加点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历时半年左右,项目终于如期完工,按时交付学校使用。 “原来金山校区的大门位于金山社区内,周边还有小学、幼儿园、菜市场等,上下学高峰期周边路段十分拥挤。”陈进火表示,项目扩建完成后,不仅可以补齐金山校区学位、功能室不足的硬件需求,拓展学生活动空间、校园整体布局,提升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同时,今后学生进出、家长接送可从金洲街通行,大大缓解了周边交通压力。 |
揭牌仪式。鲤城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东南网8月28日讯(本网记者 施远圻 通讯员 赖良德)贴民意,顺民心。27日上午,泉州市首个“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在鲤城区开元司法所揭牌成立,为畅通基层群众立法诉求搭建起全新的沟通“桥梁”。 据了解,今后,该“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将发挥“直通车”作用,充分收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市政府立法计划的立法项目建议;协助开展对法规草案和政府规章的征求意见工作及提出修改建议;收集本市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实施中存在的难点问题,提出修改完善的建议,让社会公众参与立法活动、反映意见更为便捷、更为顺畅。 同时,联系点将协助市、区两级开展调研、论证、座谈、课题研究等工作,配合做好相关活动、会议的落实保障工作;并结合鲤城实际,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等活动,助力立法工作更接地气、更贴民心、更惠民生。 “自2015年获得地方立法权以来,泉州因地制法,已出台10部地方性法规、2部法规性决定和9部政府规章,以法治护航发展。”泉州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林强介绍道,近年来,泉州市立足“世遗古城”发展特色,先后出台《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条例》《泉州市中山路骑楼建筑保护条例》《泉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世界遗产保护管理条例》等多部法规,逐步构建起泉州特有的历史文化保护法规体系,为历史文化保护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联系点成立后,我们将全面深入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映基层群众的立法需求和呼声,为立法工作提供真实、准确的第一手资料。”鲤城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庄国强表示,作为全市首个“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鲤城区司法局、开元司法所将全方位做好服务保障,积极配合上级立法机关开展工作,为全市法治建设和行政立法工作贡献鲤城力量。 |
东南网8月28日讯(本网记者 陈诗婷 通讯员 黄梓凌)27日上午,鲤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鲤城区司法局等单位联合开展法援惠民·携手筑梦——《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颁布三周年宣传活动。 通过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鲤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向来往群众、退役军人宣传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法律法规,耐心细致地解答退役军人所关注的问题,深入讲解抚恤优待、就业创业、退役安置、教育培训等相关政策。 据统计,活动期间共发放宣传折页300余份,赠送宣传品200余份,现场解答退役军人及家属咨询30余人次。 下一步,鲤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将通过多渠道、多载体、全方位开展普法宣传活动,进一步引导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共同营造全社会良好法治环境。 |
座谈交流现场。鲤城区委人才办 供图 东南网8月28日讯(本网记者 施远圻 通讯员 许璇璇 陈骁东)日前,“名校专家人才福建行”活动走进鲤城。活动邀请天津大学副教授葛磊蛟等专家赴鲤城部分龙头企业开展走访调研。 专家组一行深入火炬电子、圣源警用、恒劲科技、毫米电子、桑川电气、铁通电子6家重点企业,参观企业实验室和生产线,详细了解人才队伍建设、高科技创新产品以及科技计划项目等创新科研成果,并与企业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开展项目对接和技术交流,重点对提出的技术需求给予了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座谈会上,专家组听取了鲤城区企业代表就企业发展历程、产品研发及科技成果转化情况的工作汇报,从加强产品技术研发、充分发挥工程实验室平台作用和深化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给予了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专家组表示,要有效细分行业市场,精准对接产业需求,立足自身特色优势,全力推进产品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创新力、抗风险能力,用高质量、高效率的发展促进产业升级。 据悉,本次活动由福建省委人才办主办,泉州市委人才办、泉州市科技局、泉州市人社局、泉州文旅集团承办,邀请来自北京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大学等5所国内名校的11名专家与近50家泉州企业进行现场项目洽谈,并深入到企业一线“问诊把脉”,精准施策,努力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活动期间,达成首批15个合作意向,其中我区达成初步合作意向3个。 下一步,鲤城区将持续发挥“名校专家人才福建行”活动效应,积极搭建专家与企业人才交流平台,推动企业高位嫁接智力资源,引导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促进鲤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
从泉州开元寺西塔《三藏取经》花岗岩浮雕群中泉州人熟悉的英雄人物闽南语的“猴齐天”,到吴承恩《西游记》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顶石头里蹦出的石猴孙悟空,齐天大圣已成为世界各国民众喜闻乐见的不朽形象。最近因游戏《黑神话·悟空》,再次引爆人们对《西游记》的关注,还原南宋泉州版的正能量的“猴齐天”,打造泉州世界遗产“猴齐天”的国际文化ip,对泉州文旅高质量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泉州这座诞生“猴齐天”的世界遗产城市,其“猴齐天”文化的遗产价值是其他城市所没有的,他既是宋代泉州世界海洋文化交流的产物,也是今天打造海上西游丝路的重要文旅品牌,特别是“猴齐天”智慧、正义、勇敢的精神品格与承载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力量,展现了刺桐城世界遗产的价值意义。 原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全国西游记文化研究会总顾问张柏来泉州调研《西游记》文化资源时指出,打造“猴齐天”国际文化lp,向世界讲好刺桐城的中国故事,助力“一带一路”新十年建设,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文化传播话语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围绕文化强国、旅游强国建设目标,加快发展文旅新质生产力,以产业和项目为抓手,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文旅对外交流新平台新窗口新格局,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助力泉州世界遗产之城文化旅游强市建设。(李冀平) |
启动仪式。东南网记者 施远圻 摄 东南网8月26日讯(本网记者 施远圻)“我们到窗口办理业务时,可以不需要自己花心思准备提交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或公共服务行业出具的结果材料,那是真的很方便!”今天上午,在泉州市“无证明城市”推介启动仪式现场,市民群众满怀期待地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 据了解,泉州是福建省“无证明城市”试点建设城市,为进一步促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推动“减证便民”工作,助力“无证明城市”建设,让政务服务改革建设成果惠及更多老百姓,全方位营造便民利企政务服务软环境,泉州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负责牵头该项试点工作,并研究制定《泉州市建设“无证明城市”试点工作方案》。 “自从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们聚焦打破政务信息数据‘孤岛’,与司法局、数字办、审改办等多个部门进行密切配合,多向发力打造‘无证明城市’泉州模式,最大限度让企业群众办事‘无负担、顺心办’,实现由‘群众跑腿’向‘数据跑路’转变的政务服务新模式。”泉州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业务管理科科长周卫军介绍道。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活动现场。东南网记者 施远圻 摄 所谓的“无证明”,并不等于“零证明”或不需要证明,而是各级行政机关和公共服务行业在受理政务服务事项时,通过直接取消、数据共享、部门协同、优化服务等四种方式让申请人免于提交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以及水、电、气、网络、通讯、银行、保险、教育、医疗卫生、中介机构等公共服务行业出具的结果材料。 值得一提的是,泉州市通过全面清理“五级十五同”目录中无法律依据的证明事项,形成《泉州市保留的证明事项清单》,其中拟保留的证明事项清单1728项、已配置电子证照材料97729项、第一批免提交高频证明材料清单70项、第一批回收类材料清单1090个。 “之前我去鲤城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一项业务,窗口工作人员发现我提交的材料有所缺失,于是采用了‘容缺受理’的方式办理,我填写了《证明事项告知承诺书》替代所需材料,当天就办成这项业务。通过这样优化服务,让我们真正感受‘无证明城市’的便捷。”家住鲤城区海滨街道居民郑女士告诉记者。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活动现场。东南网记者 施远圻 摄 作为中心城区,鲤城区积极响应并推进“无证明城市”试点建设工作,该区政务服务中心结合深化“全速办”政务服务品牌创建工作,在上级部门以及鲤城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印发《鲤城区建设“无证明城市”试点工作方案》。“通过推进‘无证明城市’试点建设工作,我们希望能为来办理政务和便民服务事项的企业群众提供最大的便利,最大限度实现企业群众办事‘免证办、零跑腿’。”鲤城区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主任曾春泉说。 下一步,泉州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将始终坚持贯彻“把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府数字化、智能化运行”要求,紧盯企业群众办事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和热点问题,不断推出改革创新举措,聚焦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更好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
颁奖仪式。鲤城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东南网8月22日讯(本网记者 施远圻 通讯员 李淑媚 刘诗凡)花开刺桐城,动听闽南谣。8月21日晚,“声音里的世遗·福鲤桐声”首届少儿闽南语歌曲(歌谣)创作大赛颁奖典礼在泉州科技中学举行。 “石塔山听着笋江声,新华学堂坫遮百年外……”现场,新华中心小学学生带来校歌合唱《你好,新华》,他们用欢快的曲调,唱出新华百年老校的深厚历史底蕴,展示莘莘学子积极向上、阳光活泼的精神风貌,也正式拉开了颁奖典礼的序幕。 现场,领导嘉宾为首届少儿闽南语歌曲(歌谣)创作大赛的获奖作品创作者颁奖。据介绍,大赛于去年7月启动,面向社会各界人士征集原创闽南语歌曲、歌谣,共收到作品3536首,经专家组评审建议及主办方研讨,共评出了9首获奖作品。其中一等奖空缺,《年兜》《游鱼游公鮘》获二等奖,《火金姑来带路》《一只蟳仔八支脚》《吱嘎吱嘎赶牛车》获三等奖,《洛阳桥会唱歌》《年年冬节边》《古泉州刺桐城》《这是泉州》获优秀奖,《这是泉州》还获得最佳人气奖。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活动现场。鲤城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据主办方介绍,此次评选注重原创性和传唱度,获奖作品都是以闽南语为主要创作语言,且适合少儿演唱;创作者均来自中国台湾、泉州、厦门、潮州等闽南语系地区,作品内容十分多元,既有紧扣世遗文化、海丝文化、闽南文化等主题的宏大叙事,也有结合古城故事、乡土乡情等感性体验。值得一提的是,这9首获奖作品与特邀展播歌曲《你好,新华》收录制作成首张“少儿闽南语歌谣合辑”,并于今年6月在腾讯qq音乐上线,反响热烈。 张波是获奖作品《游鱼游公鮘》的创作者,他也是泉州本土乐团“南音新势力”的主唱及主创成员,其化名“彼末”,常年深耕闽南语、南音与流行音乐融合创作,创作了《刺桐》《泉州的生活》《钟楼》等脍炙人口的作品,“泉州有很多有趣的民间童谣,希望能通过闽南语歌曲创作这种更易于传唱的形式,让这些闽南文化的瑰宝流传下去。”张波表示,今后他将继续尝试创作不同曲风,为闽南语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当天,“刺桐花蕾”少儿主题闽南歌谣创作人才培育计划正式启动。该计划由鲤城区委宣传部携手腾讯音乐娱乐集团联合制定,旨在通过专业音乐人创作教学培养,打造一支优秀的闽南语歌谣创作人才队伍,创作更多适合少儿演唱的闽南语歌谣,提高闽南语普及力度。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启动仪式。鲤城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据了解,该计划将向全社会招募30名具备作词、作曲基础能力,并能提供原创作品小样的音乐创作学员,活动包含免费培训、调研采风、作品创作等环节,其中,培训环节共有6期,将由主办方邀请知名闽南语歌曲音乐人现场进行歌曲创作教学,学员优秀作品更有机会获得腾讯音乐提供的宣传推广等服务。 鲤城区社科联主席吴湘霖表示,近年来,鲤城区大力推进闽南方言抢救性保护传承,通过成立闽南语研究会、打造“泉腔鲤音”闽南语线上公益自学平台、开发闽南语学习教材、开办闽南语师资培训班等方式大力推动闽南语保护传承,同时积极开展闽南语相关文化、研学活动,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创新探索闽南语传播与传承方式,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闽南语保护意识,培育多层次闽南语传承人才,恢复闽南语的传承生态。 当天,活动还举行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童声献中华”展演活动,童趣满满、闽味浓浓的9首获奖作品在鲤城学子的表演中逐一呈现,引得现场阵阵掌声;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小鲤鱼合唱团还带来闽南语歌谣改编的童声合唱曲《鱼歌》,泉州科技中学的师生们则带来爱国版的《阿嫲》,清澈童声唱响爱国、爱乡之情,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在歌声中铭记历史、厚植家国情怀。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声音里的世遗·福鲤桐声”首届少儿闽南语歌曲(歌谣)创作大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 空缺 二等奖 《年兜》作者:陈尹泽 《游鱼游公鮘》作者:张波 三等奖 《吱嘎吱嘎赶牛车》作者:黄时勋 《一只蟳仔八只脚》作者:陈国聪 《火金姑来带路》作者:廖淑云、任展宏 优秀奖 《古泉州刺桐城》作者:戴泉明、吴瑞峰、赵伯乾 《这是泉州》作者:林学明、林岚岚、林少鹏 《洛阳桥会唱歌》作者:王文博、郑昭阳 《年年冬节边》作者:郑皓丹 最佳人气奖 《这是泉州》作者:林学明、林岚岚、林少鹏 “声音里的世遗·福鲤桐声”首届少儿闽南语歌曲(歌谣)创作大赛优秀组织奖 泉州市实验幼儿园 泉州市鲤城区第二幼儿园 泉州市鲤城区机关幼儿园 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 泉州市第一幼儿园 鲤城区实验小学 泉州市西隅中心小学 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学 鲤城区第五实验小学 泉州市鲤城区传春幼儿园 鲤城区第二实验幼儿园 泉州市新华中心小学 |